我与测绘共前行
文|刘海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40春秋。回眸过去的40年,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有幸成为了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经济建设急待振兴,测绘行业迎来发展契机。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刚刚踏进测绘行业大门,就被分配在四川省航空摄影测量大队空三电算加密工序,操作由清华大学研制的我国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DJS-5。该计算机体积大,占满了整个机房。由于晶体管发热性强,机身散热性又差,所以计算机极易出故障,经常不是烧了电容就是坏了电阻,维修量特别大。从事过测绘内业的人都知道,在传统解析法空三加密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是空三加密提高精度和速度的瓶颈。如人为因素引起的控制点刺点误差,地物的复杂性、植被及遮盖物等引起的加密点粗差,大面积林地、沙地、水系等引起的航线间无法连接和断航线,等等。当年,我们就是用如此笨重且运算速度相当慢的晶体管计算机处理空三加密数据的,其工作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技事业逐步取得了量和质的飞跃,测绘事业也不例外。测绘内业生产的龙头工序空三加密淘汰了落后的晶体管计算机,先后启用了6800BCM多用户计算机、德国进口的PSK-2立体坐标量测仪等先进设备,实现全数字化空三加密。采用此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大大减轻了作业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工作效率比原来的晶体管计算机提高了百倍。
科技进步促进了测绘事业大发展。从最早的晶体管计算机到现在的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法测图再到数字测图,从手工刻绘到机助制图再到数字成图,从单一的线划图生产到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数据的生产操作越来越便捷,效率越来越高,给测绘行业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现如今,四川省航空摄影测量大队几经变迁,发展壮大成远近闻名的自然资源部下属第三航测遥感院,其雄厚的实力、骄人的业绩位列国内同行排头兵。遥感院的软件、硬件堪称业界一流。软件方面,拥有一支骨干众多、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研发队伍,获得国家级、省级测绘科技进步奖2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发明专利3项;硬件方面,拥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数码航摄相机、倾斜航摄相机、无人机航摄平台、多源遥感影像集群化处理系统、街景工厂、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SAR测图系统、数字地图编辑系统、地理信息一体化处理系统等。
除此之外,遥感院还大刀阔斧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引进,形成了以3S(GPS、RS、GIS)技术为支撑,以4D(DEM、DOM、DRG、DLG)产品为代表的数字测绘产品规模化生产体系,业务范围涵盖测绘航空摄影、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房产测量等等领域。
遥感院砥砺前行、不负众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开路先锋作用。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重大测绘任务和科研项目,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历次抢险救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表彰嘉奖。
与此同时,我也跟上测绘事业发展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几番转岗轮岗。从电算加密工作到数字化工作,从作业员到室主任,从生产一线管理到职能部门行政管理,工作与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40年的亲身经历,我目睹了测绘双色旗在广袤大地崇山峻岭闪耀飘扬,见证了测绘事业的腾飞兴旺。
40载改革创新的道路,40载勇攀高峰的历程!我骄傲我是这个充满凝聚力测绘群体中的一员。
如今,我光荣退休了。作为测绘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回首40年走过的历程,我无比自豪、无怨无悔!
莫道桑榆晚,不老青春又启航。退休后,我担任了离退休支部书记,不断创新离退休支部工作,带领离退休党员阳光生活,阳光旅游,退休不褪色,展现老党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家中,玩着微信了解大千世界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还可以与万里之遥的亲朋进行“面对面”的聊天,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无限惬意。
前进的路上情怀不负,感恩的路上初心不变。当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的时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一定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
-----END-----
来源:中国测绘
推荐阅读
推荐关注
测绘英才网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测绘论坛...